2018-03-17
我的互联网
00

目录

关于这本书
密码朋克的缘起
个体隐私如何被泄露、利用、监控,以及恶果
政府监控
去中心化
企业控制
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的办法
政策路线
技术路线
PGP加密原理
民众意识
密码朋克与数字货币

关于这本书

《密码朋克:自由与互联网的未来》是朱利安 · 阿桑奇于 2012 年出版的一本书籍,中文简体版2017年10月才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虽为阿桑奇,实际本书内容记录了他与互联网活动家雅各布.阿佩尔鲍姆(Jacob Appelbaum)、安迪.米勒-马贡(Andy Müller-Maguhn)以及热雷米-齐默尔曼(Jérémie Zimmermann)对于社会与信息安全的关系的讨论。 在这四位密码朋克运动者的讨论中,「互联网已经在世界各地掀起了革命,然而全面的打击也正在展开。随着整个社会向互联网迁移,大规模监控计划也正在向全球部署。我们的文明已经来到一个十字路口。道路的一边通往一个承诺 “弱者要隐私,强者要透明” 的未来,而另一边则通往一个极权的互联网,在那里,全人类的权力被转移给不受问责的间谍机构综合体及其跨国公司盟友。」1 而密码朋克运动则提倡使用密码学来应对监视。这也是本书所要传达的思想。

密码朋克的缘起

有组织的密码朋克运动可追溯到1992年,Tim May、Eric Hughes 与 John Gilmore 共同发起了朋克密码加密电子邮件系统。而后的1993年,Eric Hughes 在《A Cypherpunk's Manifesto》(《密码朋克宣言》)2中正式提出密码朋克的概念。密码朋克宣扬赛博空间中的个体精神,提倡使用密码术来保证个人的匿名隐私和数据安全。同年 Bruce Schneier 出版的《应用密码学》在全世界发行,该书对当时所有军用民用的密码学做了一个总结,极大地促进了密码学的传播。 而在70年代之前,密码术在美国属于军事武器,民间是完全接触不到的。直到IBM等公司向美国政府提出密码术的商业化,有关密码学的知识和研究成果才越来越多流向民间。自此之后出现了大批独立于政府和军方的密码学研究者,伴随着70年代以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他们开发出了许多密码术以及相关应用,奠定了现代互联网数据安全传输的基础。 至2000年,密码朋克加密电子邮件系统的用户约为1400人,讨论话题包括数学、加密技术、计算机技术、政治、哲学以及私人话题。这些人无疑是研究密码学中的佼佼者,随便列几项成就就能了解他们有多厉害。

  1. 维基解密。美国政府的眼中钉。
  2. P2P(点对点网络传输技术)。革命性的发明,几乎是现在所用下载工具的核心技术,迅雷、IDM、电驴、BitTorrent全都依赖于此。
  3. 区块连和比特币。现在大火的分布式数字加密货币系统。

这些成就或多或少是在密码朋克思想下孕育的。作为思想纲领的文章《A Cypherpunk's Manifesto》,在30年前就遇见了网络时代个人隐私非常容易被泄露,提出使用密码术加密数据,使互动者之间只能得到最少的必要的对方个体信息。去年工信部出文件规定手机APP不能随意获取与功能无关的权限,其实也在限制互联网公司获取最少必要信息。 从《A Cypherpunk's Manifesto》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能明白,密码朋克核心关注点是隐私,在个体隐私得到保护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开放的社会。

Privacy is necessary for an open society in the electronic age. Privacy is not secrecy. A private matter is something one doesn't want the whole world to know, but a secret matter is something one doesn't want anybody to know. Privacy is the power to selectively reveal oneself to the world.

The Cypherpunks are actively engaged in making the networks safer for privacy. Let us proceed together apace.

——《A Cypherpunk's Manifesto》by Eric Hughes

个体隐私如何被泄露、利用、监控,以及恶果

  1. 美国政府向Facebook施压,要求他们交出某些调查对象的私人数据,结果是,单个用户的数据最少有350MB,最多的大概有800MB。Facebook的数据库记录用户每次登录所用的IP地址、存储的每一件东西、每一次点击、甚至在一个页面停留的时间,他们能够猜测出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政府监控

信息末日启示录的「四骑士」——洗钱、毒品、恐怖主义、儿童色情。利用他们来攻击隐私保护技术。为了对付这些坏事,不应该压迫自由。

一是数字技术时代的集权统治及其掌控着,如本.阿里,都能决定人们能知道什么,或与什么人交往。一种自由的互联网,应该能动抵抗这种惊人的权利。 二是要制造工具并改良技术,绕过审查,更重要的是制造基础设施工具。 三是政治叙事,「四骑士」是政客们的借口。 四是去中心化习用的基础建构维度,这是一个核心要点。这种基础建构需要掌握在人民手中。

云计算公司提供一种经济激励,这是一种便宜的数据处理方式。但这些数据中心都是美国企业,意味着把数据置于美国的司法管辖区内。中央服务器是强力控制的有利目标。

要有自己的数字货币,就算政府反对我们支持维基解密,也能够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做成事情,而不必依赖那种会将所有数据发往某个司法管辖区的中央基础设施。

创新是从下而上的,新的实践从无到有产生出来,互联网上的创新都是在不为人知中发生的,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后出现了爆发式的发展,谷歌苹果YouTube都是如此。所以不可能预测下一个创新,创新的速度如此之快,远超过政策制定过程。如果加强一项现有的足够强的政策,可能是在阻碍创新。监管应该用来保证自由的市场。

去中心化

打击到盗版也是政府和企业的借口。人类物种的历史和人类文化的历史就是对思想的复刻、修改和完善的历史,文化意味着共享。当人们不为牟利而分享一些东西时,不应该收到处罚。必须反对破坏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共享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的任何企图,无论这种企图是来自立法机构、独裁者、还是公司。P2P运动,我们要分享我们的思想,要参与知识的共享,但不但不必像过去那样,为了表达意见而成为某个党派、某个传媒公司,或是无论什么集中化组织的成员。

一个国家由三种基本要素构成,对特定区域内武装力量的控制,对通信基础设施的控制,对金融基础设施的控制。对应三种基本自由,迁徙的自由、思想和通信的自由、经济交易的自由。密码朋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酝酿的观点,一直在努力提供这至关重要的第三种自由。

全世界大部分信用卡被两家公司支撑着,他们都使用位于美国的基础设施来处理结算,意味着美国司法管辖内可以获取这些数据。PayPal处于美国管辖,却可以封锁德国网上零售商对古巴雪茄的销售,阻止美国之外的对维基解密的支付。

无论通信的基础构建是什么,货币都是比特。经济体系的基础就是电子基础设施,经济逻辑是「互联网上做事更便宜」,互联网上有我们所有的经济数据,需要一种去中心化的经济形势来处理我们的支付。如比特币(126页)。

企业控制

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的办法

创建安全的系统时,有两种路径,一种是通过政策来保护隐私,一种是通过设计来保护隐私。Faceboo在遵守法律向政府公开用户数据,但这种行径是完全不负责任的,他们选择为经济利益而出卖用户,是负有严重道德欠债的。

对付即将来临的监控反乌托邦唯一有效的办法是自己采取措施来保卫自己的隐私,因为那些有能力拦截一切的人并没有自我约束的动机。洗手比喻。

两种思考方式:我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谈,我需要遵纪守法;我需要掌握一点技术来保护自己,这样才能自由地表达想法。

黑客要利用技术去执拗人们掌控自己的隐私,而不是让Facebook或Google来掌控。

用Tor来保护通信、给电话加密、收发安全的短信。

政策路线

技术路线

PGP加密原理

民众意识

密码朋克与数字货币


Footnotes

  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54249/

  2. https://www.activism.net/cypherpunk/manifesto.html

本文作者:tsingk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