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0
周报
00

目录


将自己在本周(2021.11.13-11.20)看到的有趣、有用、有启发的文章、书籍、音乐、影视,汇总成一篇摘要,既做回顾,也做分享。


文章

本地存储 + 线上获取:我的个人数据库建构路径 - 少数派

原文地址: https://sspai.com/post/69972

当你需要查询某个内容,你的做法并不是通过搜索引擎,而是在你的「个人数据库」中,通过模糊查询,就能找到你需要的这些内容。

不仅如此,这条信息的属性(标签),以及当初加入时你写的备注,甚至于这条信息的关键内容(标注),以及出处(原文链接)等有效信息都能被迅速找到。

而这条信息要比从搜索引擎得到的内容更加专门针对于你,这就是个人数据库,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信息筛选 / 查询 / 编辑整理系统。

满足个人数据库要求:

  • 多元的信息标识
  • 本地化数据管理
  • 公有化数据结构
  • 自由的数据导出
  • 方便的数据导入

被大陆拒绝的《尚气》,被国人拒绝的华裔

原文地址: https://www.douban.com/note/819893803

不同意作者关于电影的观点。但作者对于好莱坞华裔演员、导演在表达方面的困境的看法,可能代表了一部分国内网友。另外,看了几篇公众号以为这部电影在国外评价也不高,没想到完全不是。

影片在海外的口碑还非常亮眼:烂番茄新鲜度 92%,在 MCU 电影中并列第五名(前四分别是《黑豹》96%、《复仇者联盟 4:终局之战》94%、《钢铁侠》94%、《雷神 3:诸神的黄昏》93%);专业影评人网站 Metacritic 评分 71 分,同时 IMDb 的观众评分也有 7.7 分。

不过大洋彼岸的观众们就没有那么买账了,影片上线后豆瓣开分 6.9,短短几天后迅速跌到了 6.4 分,最终落点也难以估计。

代入到《尚气》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北美亚裔电影人的困境在于,自己 1.5 到 2 代移民的身份并不足以支撑表达,但大洋彼岸的同胞们也暂无表达欲望;与此同时以西方视角为绝对中心的 “自我”,其实也没有那么强的包容和接受能力。所以,虽然千载难逢的机会已经推到眼前,亚裔们面对的问题恐怕和《尚气》中主角所面对的一样:回归的道路被代表强权的父亲封死,那么只能靠自己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网飞 “只给钱”,是个错觉(红色通缉令)影评

原文地址: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000988

利用大数据科学喂养。烂片之所以不少,因为有人喜欢。商业是最尊重既有事实的,商业电影亦然。要想好电影更多,就要改变大数据统计结果,那么大家都多看点好片?

《纸牌屋》所使用的数据库包含了 3000 万用户的收视选择、400 万条评论、300 万次主题搜索、评论、暂停、回放、快进等动作信息,用户评分、用户搜索数据、演员导演喜爱程度,电视节目收看行为,剧集播放设置、剧情导向选择,剧播放时间等。

其海量的用户数据积累和分析,为制作方决策提供了精准的依据。

不过,《红色通缉令》的播放数据、评分走势、用户画像,甚至包括大洋彼岸的 “豆瓣评分” 和这篇文章,可能都将成为网飞未来的参考数据。

那么,我们就多看点好电影?

旅行的身心含义:是享受凝视,也是写入新的客体

原文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3b0v53PNxTRWT0JFtcRjDQ

旅行是写入新的身心营养,这营养有新的食物、景色,也有新的客体关系,这些都让长期定居的人获得全新滋养。

同时,旅行也是在享受大他者的凝视,旅人看一个新的地方就像获得了一种上帝视角,心理上就是大他者的凝视视角。人其实是享受凝视的,尤其享受这种对旅行目的地的凝视。

当我们旅行,一切客体关系都是流变的过程,唯有我们的主体可以保持一致,这意味着旅行也是生长自我、保护自我的方式。

中国货为何那么便宜?

原文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7crmaX79HIUcO0OO_rCHKw

中国货的价格竞争力并不是这些年才如此明显,而是几百年前就这样了。

中国可说是最早出现的一个以满足日用大宗消费为取向的社会,欧洲在工业革命满足大众消费之前,在三百年里都是无力与中国商品竞争的。

动机既是糊口而非利润最大化,也就不注重技术门槛,而更容易降价以图薄利,这就带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大量劳动作同质化竞争,产出的东西利润越来越薄,陷入了 “内卷化”,累死累活却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中国商品是否足够便宜,而是能否避免历史上的价格恶性竞争的内卷化陷阱,通过创新和技术升级,爬升到产业链条上利润率更高的位置。

枪与半导体: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如今为何消失得几无踪迹?

原文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zLvEZBGwuQzwIdv_jzkwXA

到五十年代中期,苏联学校培养出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比美国多出一倍。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一份长达 64 页的报告中,指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在苏联全部科学家中,有 14% 的人可以进行基础研究。

和美国可以依靠商业市场自我造血不同,他们花在工业上的每一分钱,都要从财政口袋里硬掏。依靠油田带来的收入,还可以勉强养活航天工业这头吸金巨兽。

彼时,苏联领导人恰好有了一个 “聪明” 的发现:用钱从欧洲买计算机回来仿制,要比自己研发制造更便宜。于是,按照 “造船不如买船,造炮不如买炮” 的清朝洋务派逻辑,一批进口货和仿制品被运进了高尔基汽车厂和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那些原本在研究所里做研发的技术人员,现在被赶到了车间里,变成了维修机器的工程师。对于一个拥有雄厚人才储备、尚可一战的产业来说,选择放弃竞争的策略,无疑意味着——苏联人主动举起手投降了。

Rondam Ramblings: A catalog of wealth-creation mechanisms

原文地址: https://blog.rongarret.info/2009/10/catalog-of-wealth-creation-mechanisms.html

文章中一个知识,19世纪美国修建连接东西海岸的铁路,是为了中国货能卖到东海岸。

the reason for linking the east coast of the United States with China was that a ship full of goods from China (including, for example, high quality china with a lower-case 'c', which at the time was produced nowhere else) could be sold in the east-coast cities of the U.S. at about a 300% profit.

here's a more or less comprehensive list of fundamental mechanisms of creating wealth.

  1. Move things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2. Store things.
  3. Transform things, either chemically or mechanically.
  4. Farm.
  5. Build buildings.
  6. Extract natural resources from the earth or space.
  7. Cure disease, or at least ameliorate the symptoms.
  8. Find entirely new ways of doing any of the above more efficiently or effectively.
  9. Provide people with useful information. 9a. Help match supply and demand. 9b. Help people figure out the rules. 9c. Provide information that is useful in and of itself.

老外票选出 8 座最棒的中国房子,一个比一个酷

原文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sjK4xT9Qb1gpG11myse6NA

中国已经从一个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变成了本土建筑师对自己文脉的新实践的聚集地。 这是我们想向西方观众传达的信息。

可持续是国际热议的话题。在西方,大家以为只有在科技的进步中才能找到答案,而中国的实践,回归到传统和前人的智慧中去。

电影

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

全片角色不疯魔不成活。东方不败先疯,雪千寻再疯,最后顾长风也发疯,最后导演编剧也疯了。都是心口不一、做的不是所愿,或时事逼人、或性格缺陷、或痴心妄想。剧情暗射大明朝的衰落,将倭寇、东瀛人、西洋人、日月神教、苗人放进了一个时代的故事里。这种剧情设定其实能表达的东西很多。93 年的港片,那个时期好像挺多反侠义反正统的武侠片,但感觉导演没把想说的拍好,或者只是想浅尝辄止。

音乐

似近似远

旅行团像是忽然进化了,整张专辑好多歌像是听过但又没听过,编曲牛逼。而且不再仅是流行乐,所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加入了对社会的关注和理解。

本文作者:tsingk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