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折腾博客,由于不懂代码还要装逼自己搭建,误信了百度知道上一个无良网友的答案,结果一行代码误删了服务器上大部分文件,连etc等系统文件夹都给我删了。懵逼过后,痛定思痛,百度知道决不能轻信,博客数据一定要备份。
虽然吃了个大亏,但回想了下发现自己对于资料备份方面并没有长记性。上个月给手机刷机也弄没了几个重要文件,都是在进行备份步骤时候给遗漏了。因此,决定对「备份」这个事儿来一次认真的反思和总结。
相比与纸质资料,电子资料太容易丢失和损坏。一是因为电脑手机本身就会发生很多可能情况导致资料丢失和损坏。 个人原因如:误操作删除、误操作覆盖、重装电脑、重装软件、刷手机、换电脑; 他人因原因:恶意报复、中电脑病毒; 意外原因如:软件故障、电脑硬盘损坏(忽然停电、老损、质量缺陷)、手机损坏(摔、电池爆炸)、电脑手机丢失。 二是因为一般情况下电子资料从开始丢失到结束也就少则几毫秒多则几秒钟的过程,根本来不及反应,以实施干预止损。对比纸质资料,一页文件被你误扔进垃圾桶,在清洁阿姨清理之前,你都有时间找回。 而且在丢失和损坏之后,无论纸质还是电子的,内容复杂的资料常常是无法或者非常难以恢复原状的。这类资料也是最重要的,因此必须进行备份。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积累一定数量的,与个人专业、兴趣、隐私等相关的电子资料。比如工作中常用的标准规范和广告过滤插件的白名单,虽然前者通过网络完全可以重新获取,后者可以在网络浏览过程中再次设置积累,可如果资料丢失前做过备份,就不需要花费额外时间重新获取或积累。
由于正规云服务提供商会对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的资料再进行备份,以保证数据安全。而且非极端情况下,即使公司倒闭,也会通知用户下载资料,所以可视云端备份为永远存在,对于本地硬盘上不常用的资料可安心删除,释放磁盘空间。 此外,使用网盘类云端备份,可以实现多客户端上文件的同步,以及通过云服务的网站找回资料,增加了资料恢复的便捷性。 使用笔记类云端备份,可以快速检索资料,大幅减少寻找资料的时间,实现阅读、修改、备份的一站化。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蓝子里,资料与其备份也不能放在一个硬盘上。否则硬盘一旦损坏或误格式化,资料备份了也找不会。 因为原资料在本地硬盘或服务器上,所以我存储备份的介质有两种:移动硬盘和云端服务器。
#备份的方法
备份的过程其实就是复制原资料,然后粘贴到备份存储介质上。主要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当然都是要依靠软件的。选择合适的工具遵从以下原则:
选择的工具或服务如下:
更新后立刻备份,特别对于工作中编制的文档,版本更新快,一旦丢失或损坏,就算找回上一个版本,内容也可能相差天远地别。
定期备份,用于需要一段时间积累后,内容才有较大变化的文档,比如广告拦截软件的黑白名单,或数量才有较大变化的资料库,如手册工具书库、照片等,可根据资料更新的周期来设定备份时间。
更新后需要立刻备份的文件,采用自动备份;更新后不需要立刻备份的文件,以及需要定期备份的资料,视情况采用手动备份或自动备份。
总结下自己需要备份的资料清单及备份过程,避免下一次重装电脑或手机时遗漏。
序号 | 备份对象 | 备份过程 | 备份周期 |
---|---|---|---|
1 | 「照片」文件夹 | 手动1 | 1次/1月,无更新不备份 |
2 | 「手册工具书」文件夹 | 手动2 | 1次/1月,无更新不备份 |
3 | 「暴力猴」脚本 | 手动3 | 1次/1月,无更新不备份 |
4 | 各项目文件夹 | 自动1 | 更新后立刻 |
5 | 「Calibre」书库 | 自动1 | 更新后立刻 |
6 | 个人重要资料 | 加密压缩+自动1 | 更新后立刻 |
7 | 密码管理软件密码库 | 自动1 | 更新后立刻 |
8 | 「Zotero」数据库 | 自动3 | 软件自动定时 |
9 | 归档文件 | 自动1 | 一次性备份 |
10 | 标准规范 | 自动2 | 更新后立刻 |
11 | 自建工具集 | 自动1 | 更新后立刻 |
12 | 文档模板 | 自动1 | 更新后立刻 |
13 | 「NoScript」配制文件 | 手动+自动 | 1次/1周 |
14 | 手机记账app数据库 | 手动+自动 | 1次/1周 |
15 | 手机电话簿 | 手动+自动 | 1次/1月,无更新不备份 |
16 | 手机短信 | 手动+自动 | 1次/1月 |
17 | 博客数据 | 手动+自动 | 1次/2周,无更新不备份 |
18 | 凭证、票据 | 自动2 | 更新后立刻 |
19 | RIME输入法配置文件 | 手动+自动 | 1次/半月 |
采用手动备份需要配合提醒工具定时提醒,否则很容易到了该备份的时候忘记。是否可采用运行脚本的方式实现定期备份。脚本语言是否可采用Bash、Python或Autohotkey其中一种。如果软件导出功能没有命令行方式,该如何在脚本中实现。以上有待研究。
本文作者:tsingk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