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脑是2012年购买的清华同方K41H,快十年了,中途换过固态硬盘,加过内存条。但CPU太老,现在看个电影上个网还行,开个CAD图就吃力卡顿。打算买台新电脑,家用没有便携需求,品牌主机性价比低,所以决定组装主机。以前从没自己DIY过电脑,算是第一次了,从确定配件型号、购买配件、装硬件、装系统、装软件,一条龙体验了,写个流水帐记录下这个生活小突破。
自己家用主机,主要用来发展兴趣爱好和娱乐,少量时间会用于工作。显示器、键盘鼠标都有,只考虑主机。
以上会使用的软件,几乎全是吃CPU性能的。Adobe家最新款的Photoshop、Adobe Premiere好像具备GPU加速功能,但依然以CPU运算为主。此外,内存和固态硬盘相当于给CPU供血,聪明的大脑供血不足也没用。
因此做预算,优先考虑CPU性能,然后是内存和固态硬盘速度足够,最后是显卡要够用,其他配件要个稳定。
以上软件除视频剪辑类软件、Photoshop的3D和光线渲染,会要求一定的CPU多核性能,其他软件和大部分游戏的使用体验都跟CPU单核性能密切相关。比如用Rawtherapee做照片后期调色,或用剪映做视频调色,更强的CPU单核性能可以实现顺畅的实时预览,更强的CPU多核性能可以让批量照片或视频的导入导出更迅速。从使用体验看,导入导出多花分分钟时间也没啥不行,还能干别的事,但如果调色时候不能及时渲染预览,会让人很着急。
综合以上,要购买的CPU需要具备强劲单核性能,以及中等以上的多核性能。于是搜了一圈装机推荐,考虑性价比,候选锁定在AMD 5600X、5600G、3700X三颗CPU上。不管选哪个,都是AMD YES!
这三颗CPU在天梯榜上都处于中上位置,价格相差不到400块钱,单核性能5600X强,多核性能3700X强,5600G稍弱于两者但属于有核心显卡加持的APU,在这个显卡价格飞上天的时代可省下不少钱。
作为选择困难人员,大概收集了七八个评测视频或文章的数据做对比,最终一念之间选定AMD 5600X。这一念在于「战未来」,单核强劲 + PCIe4支持。
ZEN3架构6核心的5600X单核性能最强,由于单核性能提升,其多核性能稍弱于ZEN2架构8核心的3700X,对使用软件不够成多大差别。而5600G最大软肋在于不支持PCIe4。PCIe4理论上可实现两倍于PCIe3的总线传输速度。
举个例子,现在市面上常见SSD固态硬盘采用PCIe3,连续读取速度最高3~4G/s,而支持PCIe4的国产「aigo P7000」固态硬盘,连续读取速度可达到7G/s。传输速度越高,处理视频照片时候软件反应越顺畅。
AMD 5600X官配主板型号为B450、B550、X470。
搜索一圈,B450属于上代主板,需要刷新BIOS才能兼容5600X。虽然便宜,但不想让卖家拆包装代刷,又不具备自己刷的条件,遂Pass。
看到的用AMD R5 5000系列攒机的文章,都是B550,好像是性价比给力,所以就没考虑X470。
网上推荐的B550主板,基本「华硕 TUF GAMING B550M-PLUS 重炮手」和「微星 B550M MORTAR 迫击炮」为主,貌似这两家做AMD主板质量比较好。查了下大概价格,微星还是稍便宜,于是选了「微星 B550M MORTAR WIFI 迫击炮」。
8G容量内存平时办公足够,要P图做视频,至少16G起步,分两条8G开双通道。内存频率当然高了好,不玩频超,就按AMD官方推荐的内存标准频率为3200。DDR4是必须的。马甲有助于内存散热,最好也有。
从攒机推荐查找符合自己预算的,三款比较合适:
阿斯加特、光威都是隶属于国产存储厂商嘉合劲威旗下的国产品牌。好像阿斯加特采用南亚颗粒,光威目前用的是国产长鑫颗粒。光威口碑还行,「奕Pro」销量不错,但「天策」上市更晚相当于升级换代产品,看评测性能也可,所以综合国产纯度和性价比,选择了「光威 8Gx2套装 DDR4 3200 天策 马甲」内存条。
本想一步到位上PCIe4的固态硬盘,发现实在有点超预算,同等容量的价格是PCIe3规格的两倍,而且可选产品很少。想想还是随主流买个M2接口速度快的也够用,「战未来」等未来PCIe4的固态硬盘普及了再说吧。
继续性价比路线,500G容量,从攒机推荐挑候选有:
以前用过两个金士顿U盘,老坏,映象不好,Pass。剩余三款查了下评测参数,铠侠 RD20、西数 SN750读写速度基本能吃满PCIe3,大于铠侠 RC10。同等质量买便宜的,固态硬盘选择「铠侠 RD20 SSD NVMe M.2 500G」。
显卡的选择相当虐心。之前没有关注过主机DIY方面,不知道显卡居然涨价这么多,给显卡的预算是按照去年的价格。按照英伟达官方推荐,运行Photoshop至少用GTX1650 super,但目前的价格比去年翻了一倍不止。按照Adobe官方推荐,选择在 PassMark 网站上评分超过 2000 分的显卡,至少是GTX960A,也涨价了两倍不止,而且都是二手。虐心就在于,好几天都在「冲一冲超个预算也能承受」和「不值这么多钱等等再说」之间来回摇摆。
由于AMD 5600X不带核显,再等等显卡降价,意味着主机一时半会攒不起来。可最近我的十年老笔记本已经明显无法满足需求,只能退而求其次,整个过度显卡,等以后显卡降价再换。
办公电脑显卡是GT710,平时也算够用。按照价格不能高、性能高过GT710、保值性好(以后可卖出)、降低矿渣概率,搜索一圈,决定选「GTX750Ti 2G显存」。
待确定的组件就剩机箱、机箱风扇、CPU散热器、电源。机箱、CPU散热器、电源的型号照抄知乎网友敏睿之前的配置文章:
设计主机配置解析 - 适用于平面设计、建筑、环境设计、景观园林:lumion、enscape 等 (更新于 2021 年 9 月)
不过作者最近把文章更新了,配件也变了。我之前参照选择的是:
机箱风扇买了三个,机箱前、后、上各装一个。电源考虑了未来换显卡的容量。机箱考虑主板尺寸和CPU散热器高度,利民Pa120高度有157mm,启航者 A1能容纳最高170mm。
以上确定的配件,基本能满足自己目前需求。CPU+主板至少未来五年足够(应该吧,谁知道呢,反正现在手上的笔记本用了十年,中途只更换过固态硬盘和内存),以后换个显卡和固态,整体性能还可再提高。
最后汇总一张配件清单表。
放一张买回来的配件合照。
配件清单确定后,就开始购买。以下是到手的价格表,全部是在9月3、4两天的价格。
每种配件都搜了各大电商平台对比价格,发现淘宝整体上价格优势已经比不上拼多多了。最终九种配件分别在京东和拼多多上购买。到手价格都是:标价-店铺红包/优惠-平台红包/优惠-京东PLUS会员红包/拼多多黑卡折扣。
就购买正品放心程度来讲,京东自营/拼多多百亿补贴肯定大于其他个体商铺。但个体商铺也不一定不能买,可以通过商品评论、购买人数、店铺承诺来判定是否值得购买。为了省钱,并没有都在官方自营上采购。
CPU和主板造假可能性太低,盒装CPU比散片CPU只有包装不同并附送官配散热器,其他都一样,而「散片CPU+主板」套装能少花几百块钱。机箱和机箱风扇也是一家店买的,优惠了几十块钱。显卡GTX750Ti大牌厂家的都不生产了,杂牌厂家的不敢买,就挑了二手的,目的是过度显卡,能用就行,所以也没咋操心。其他配件都是在店铺靠谱情况下找低价买的。
只有固态硬盘买得有点冲动,当时被拼多多的低价吸引,买完有点后怕,怕买到假货或翻新货。最后到手装机测试,显示性能、容量、使用时长都没啥问题,是正品。其实店铺上标记了下面这种类似的保证承诺,应该都没问题。
买配件,横向对比出最便宜的店铺,最好再查查目前的价格与之前的相比是否过高。电商平台经常做优惠活动,一周之内到手价格差个几十上百都正常。因此类似炒股,不能买在高位上。
搜价格时候找到一个好用工具:历史价格查询。打开网页,输入电商平台上商品网页的网址,就能查到该商品的历史价格,并且是扣除优惠的到手价格。比如下面是京东自营「启航者 A1」机箱的近30天历史价格走势,最高最低价位大概差30块。微信登录后还能看到全年价格走势。
不过也不用一味等到历史最低价再买,一来等到什么时候不知道,二来最低位比次低位也少不了多少钱,自己能接收就行。当然,显卡还是必须等等的,全年都在高位,不接盘。
第一次组装主机,没经验,全靠B站视频学习。个人PC大概是模块化最高的民用商品之一,配件之间的接口都是标准化的插槽卡口。组装完配件感觉不算很难,看视频就能学会90%。参考了以下三个视频,前两个教安装配件,最后一个教走线。
除了视频,还要看配件说明书,起码主板、机箱、CPU散热器的说明书要看。
组装这一堆配件,一顿操作下来,感觉最麻烦的是CPU散热器的安装,又要卸又要装。其他配件基本就插入接口和拧紧螺丝。
根据视频,我是按照「CPU->内存->固态硬盘->CPU散热器->主板装进机箱->机箱风扇->电源->显卡」的顺序安装。装完发现,如果买的是全模组电源,可先将电源线安装在主板上,再将主板装进机箱。如果先将主板装入,由于散热器很大,会导致将CPU电源线接到主板时,机箱内没有足够空间让手伸进去操作。不过这个问题也要看主板形式,微星B550M迫击炮的CPU电源插口刚好在CPU与机箱上板之间。
视频中没讲机箱风扇的安装。需要注意别把风扇安装反了,要分清进出风侧。参考下图,扇页凸的一面是进风侧,凹的一面是出风侧。具体如何区分参考知乎网友「毅种循环」的文章《三秒钟区分电脑风扇进风端和出风端》。
通过风扇鼓风,可在机箱内形成风道。这次购买了三个机箱风扇,分别装在前、后、上面板,加上CPU散热器风扇,机箱内形成下图中的空气流动。
以下是从视频总结的一些注意事项,不一定全部适用B550M迫击炮。
组装完成后,接上显示器和键盘鼠标,一次点亮,成功进入BIOS,满心欢喜。按下电源键时,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电源指示灯还很配合地过了1秒才亮起,那个感觉真是刺激。
启航者A1机箱左侧面板是透明的,看着大几千块钱的一堆零件,拼成了能跑程序的机器,挺有成就感。
最后来张定装照。
Windows10可通过官方提供的启动盘制作工具放进U盘中,再在新电脑上通过U盘启动进行系统安装,这样安装的是纯净版的Win10系统。
启动盘制作工具下载点这里:MediaCreationTool
启动盘制作方法参考这篇文章:使用微软官方工具制作 Windows 系统启动 U 盘
准备好启动盘,插入新电脑,从BIOS选择U盘启动,首选UEFI模式,如果装系统时无法进行,改选普通非UEFI模式启动。启动后就是传统windows安装界面,系统安装方法参考此文:如何用 u 盘安装 Windows10 官方原版系统(官方正版)。
系统装完后,先安装驱动,用的鲁大师,顺带跑个评分。然后安装各种软件和开启WSL2。软件包管理工具Scoop是个好东西。开启WSL2需要先进BIOS里将CPU虚拟化功能开启。软件全部整好大概花了两天。
硬件参数:
跑个分,打败83%的电脑。最新版的鲁大师貌似改了评分规则,GTX750Ti跑到了快13万分,在老版鲁大师上也就5万多分。
折腾了一个礼拜,从选配件、买配件、装配件、装系统、装软件、设配置,现在终于能畅快得使用一台崭新的电脑,并且通过恢复软件配置找回了之前的使用习惯。这篇文章就在新电脑上写的。
老笔记本可以退休了,新电脑还有更多功能可尝试。CPU主板内存提供的配置功能,可对能耗和性能进一步调教。足够的性能可以支持更多软件顺畅运行,Photoshop跑起来,Rawtherapee跑起来、AutoCAD跑起来、LOL跑起来。。。
本文作者:tsingk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