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
日记本
00

好久不写字了,开头好困难。

先放一张乌镇西栅里的烤面包,以应题目。面包做成这样,买来估计不是用来吃的。

这趟跑得挺远,跨了大半个中国,多亏铁路系统发达,各等级速度的火车随你选,最快的动车与最慢的快车能相差十几个小时,火车侠也贫富差距明显。跑这趟初衷是参加大学舍友xx的婚礼,这是隔了千山万水也会去的。然后几个好基友一商量,顺便去乌镇逛逛,看看能不能在十一黄金周里体验到江南水乡的乌篷船、雨巷和油纸伞。这次rocky也来婚礼了,不过没跟我们去乌镇,毕业后第一次见面。这么一聚,近四年来5327宿舍众就每年都聚头过一次,节奏很好,努力保持。

十一火车票太难买,就二号晚上出发去上海。三号中午到,给xm说在地铁1号出口,其实那是火车站的出口,于是一见面就被说不靠谱。在德克士解决中饭,一边啃着鸡翅一边跟jx和fw微信各自位置。本以为从上海站到虹桥站得花起码一个小时,仔细一查地图,总共不到十五站,还挺近。不过一下地铁站发现低估了形式,排队买票就花了十五分钟。过了中山公园站,fw微信说他才上4号线,一点半就出发的,没有xm说的那么近,于是一帮人都在惊讶他怎么花了这么久在路上。

虹桥站真心有点大。吉祥让我们去找他,可他却去了厕所,以至于我俩只顾着找他而从他老婆面前走过。又是不靠谱的。检票前十分钟,fw到了,大家开始互相吐槽。十个月没见,bilibili地各种聊。

六点到金华,感叹祖国的东边天黑的好早,一不小心跨了十几个经度。xx跟他表哥开车来接我们到他家。叔叔阿姨做了丰盛的晚饭接待我们,边吃边聊了当地的风俗和婚礼的程序。

最近四年见面,每次都会打牌,接七龙貌似是万年不变的,谁输了脸上贴纸条。即使婚礼那天晚上,吃完了饭xx就号召开始打牌,我们要求闹洞房,结果xx说不在程序内。好吧,其实怎恶闹洞房我们谁都不会。

婚礼在四号下午。问xx有什么要帮忙的,他说下午跟着去接亲。于是上午我们几个就在镇子上闲逛。得知跟前有条河,就定为目的地。走过一条老街,路两边很多老木楼,一条条竖木板拼成的门,斜斜的瓦檐,老式的理发店,记忆中家里也有很多这样的老街。

老街走到头就是河边,有个码头,以为是废弃的,过了一会儿河对岸居然开来一艘渡船,船上还听着几辆三轮车。于是玩兴大发,决定坐渡船去河对岸逛。到了对岸发现已经是另一个县级市兰溪了,听吉祥说这边县级市很多,估计江浙一代经济发达,产值够了就能立市了。河边村子里绿化的很漂亮,几个人yy着住在江边上该有多舒服。这么瞎侃着沿着河岸边走了个来回,坐渡船又回到洋埠镇。找到一家餐馆吃饭,看到门前停了一辆宾利,于是又开始yy是不是会有天价菜,后来事实证明价钱味道都比乌镇的要好得多。

下午去接亲。xx一身小西装帅的一逼,拿着一束花带着我们上楼,忽然一瞬间有股圣神的仪式感加持。临行前被委任拍照,于是先进屋里给新娘和伴娘们拍照,xx和其他人还被关在门外。伴娘们让xx唱带「爱」字的歌,十秒钟一首,要不不给开门。作为好基友的我们当然得帮忙了。另外xx还有红包贿赂,门总算开了。然后是要找到新娘的鞋子,否则抱不走新娘。因为一直在屋里,所以藏鞋子的地方大概也能猜到八九不离十,可为了不至于太快找到而扫兴,就腹黑了一把以保持活动节奏。

xx抱得美人归。车队最前头有亲友负责放炮,听着巨大的炮仗声,庆幸昨晚没答应给放炮,着已经不是像鞭炮一样能玩得转的了。到了xx家,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祖先、对拜,之后拜家里长辈,浓浓的文化传统。然后开始宴席。席上我们和欣欣一高中同学,由于新娘的伴娘和表妹也一桌,于是没能把xx的黑历史从中学揭到大学。反倒xx自己后来提了那个名字都不能说的人。好久没在一起喝酒,可能有美女一桌,哥几个都有点放不开,有点没嗨起来。饭后新娘提了个大蛋糕过来,由于菜太多已经撑得不行,这下直接到嗓子眼了。主意更狠的是xm,居然提议打牌输了吃蛋糕,鉴于前晚输得太惨,简直作死的节奏啊。还好没听他的,打牌继续脸上贴纸条。当然不能玩得太晚,这可是xx的洞房花烛夜。

一行人回到住处,商量好去乌镇的行程。中午的时候跟预订的乌镇民宿的老板联系过,原来位置并不在东栅内,就不用担心必须得买联票却由于时间限制无法当天游东栅了。五号早上吃完早饭,十点上公交去金华火车站坐十二点多高铁,不到两点到达桐乡,然后包了个车驶向乌镇。包车居然都要五十分钟,还好没去坐公交,否则只能夜游西栅了。

乌镇下着毛毛细雨,下了车看到街上人很少(其实都挤在东西栅里),感觉非常不错。提前没有给司机说清楚位置,停车的地方离预订的民宿还有一段距离。于是用手机导航,走过一座老桥,走进一条商业街上,不经意走到了东栅的入口(当时都不知道那是东栅),发现目的地应该是在河边,正好旁边有条东西流向的小河(就是东栅的那条河),沿河边的木廊走到了常丰街。后来才知道这条古朴的老街就是南栅,还未商业开发,保留了乌镇当地人原本的生活气息。

我们的住处在常丰街47号,老板阿姨狠热情,房子设施齐备,装修风格很温馨。之前订房子时候从jx那里抢来了临水的屋子,进门之后木质天花板顺着屋顶瓦檐的角度斜向窗户,窗户下面就是河水,想着不出去逛坐窗边喝茶聊天也甚好。

休息片刻,出发去西栅。出门太兴奋,伞都忘记带,好在雨已经停了。在与来时那座老桥之间,还有一座桥,过了桥沿河边往北走,看着静静流淌的河水,白墙黑瓦的徽式房子,被潮湿的空气侵蚀的斑驳的木楼,内心清楚此刻自己是自由行走在此间,就充满着欢愉与安宁。

西栅景区门口游客很多,好在由于天气不作美,还不至于摩肩接踵。进到景区里,第一次见到什么叫江南水乡,这里河道纵横,走几步就设一座石桥或木桥,房子都枕河而建,就如宋词中所写的小桥流水人家。从景区地图上看,水域面积大概占了三分之一,说这里人家住在河边,不如说是住在水中。本想坐一下渡口的乌篷船,可等待上船的游客已经排成长龙。步行在水中岸堤上,一艘艘乌篷船从旁边撑过,忽视自己身处人流之中,努力想象着黄磊在《似水年华》里描绘的悠美意境,想象着住着木楼喝酒酿的安逸生活。似乎只有这样,眼里的风景才会被记下,才不会和旅游书中的照片一般一张一张闪过。

步行绕过元宝湖到安渡坊码头,对面是一家草木本色染坊。一条条蓝色碎花染布挂在很高的木架上晾晒,电视剧里黄磊站在架子下满心思想着刘若英,却被染坊主人误以为是在等自家的妹子。

继续往前走到西栅大街。从这jx和他老婆跟我们三分开逛。小两口要体验古镇幽会的浪漫,真实打击我们单身旺的感受啊。也罢,我们自己逛。先往东绕去了水上市集,估摸着那条水面上不高的步道,原先一逢赶场,两边会是靠满了卖货的船,而买货的人就走在步道上挑选砍价。

水上市集东边连着一座小岛,岛上有家很大的客栈,我们绕岛一圈后又回到西栅大街。正值十一,这里人多桥多岔道多,途中一直跟xm讨论地图怎么走,感觉不找好路线会错过什么,而且不想走回头路,后来发觉其实只要跟着人流走基本就对了。西栅大街已经相当商业化了,街道两旁都是商贩,卖吃的玩的收藏的,本地人家估计都搬别处住了。从进了景区,就想找条路沿着河边的屋檐下边走边看河边风景,却发现挨着河边的都是商铺没有路,有的只是河边供认休息的一截长廊。

景区内的景点很多,我们就碰到一个逛一个。当地「沈」姓应该是大姓,因为亦昌冶坊的历代老板都是沈家人,昭明书院也是梁朝太子跟一沈姓尚书读书的地方。书院里有间图书馆供游客置身阅读,都是多少跟乌镇历史文化有关的作者或书,不出意料找到了木心的书。出了书院,天已黑,想去矛盾纪念堂,发现已走过,xm说去了估计也关门了,就继续往前。

由于跟xm寻找wc,错过了游记里文艺青年说了很多次的大名鼎鼎的乌镇邮局。未开发前的乌镇,夜里是否家家户户门前挂灯笼已经无法亲眼考证,但肯定不是眼前的灯火明媚车水马龙。不过那些各色各样的灯笼挂在古朴的木廊里还是很好看的。

走在西栅大街上,一路夜景都差不多,除了商铺,就是最西段林立的酒吧。这里花红酒绿,就如国内每个古镇都会标配一个酒吧区,让年轻人干些年轻人专属的事儿。再往前的文昌阁旁边,坐落着关帝庙,一进门就供奉着一尊巨大的关帝像,侧边的阁子里则供奉着观音菩萨,都去拜了拜。文昌阁以北不远立着一座七层的木楼塔,塔后就是京杭大运河。时间太晚塔下上楼的门锁住了,就绕道塔后隔着铁栅栏瞄了一眼黑乎乎的大运河,在船上灯光的映照下水面波光粼粼,这条上千年的人工河依然承担着航运的功能。

之后又回到文昌阁,从西边的南塘桥走到河南岸。南岸商业氛围没有北岸那么浓,却有更多的客栈。从南岸能够看到漂亮的北岸夜景。白墙黑瓦和木楼灯火通明,游人不绝,小船络绎流过,亮黄的的灯光下这里显得不像是个小镇,更像是繁华都市的夜生活聚集区。

灵水居是座江南园林宅院,进去夜游,灯光昏暗,隐约看到假山奇石,跟着游人走在曲径通幽,两边流水环绕,白天应能感受园景之妙,夜晚就只能脑补了。夜色太浓没能在里面找到矛盾陵园,三人坐在一廊下休息了一会儿,跟jx联系准备出景区。已经逛了三个小时了,这时候路上的人没有刚开始那么多,站在某座小桥上看昏黄光景下的西市河,忽然感觉幽静了。

出了景区三个人饥肠辘辘,为了等jx就在景区门口找了家面馆吃饭,结果我们吃完了又等了半小时这小子还没出来。打电话过去,原来走到另一个方向,太不靠谱了。来时过的第一座桥叫北花桥,在那跟jx汇合。这次长记性了,过了河桥下往南就是常丰街。这条老街两边都是当地住户开着铺子,远没有景区内那么热闹,晚上九点多了只剩下几户铺子还在营业。一路走着看到每家铺子都在买一种深紫色葡萄样子的水果,jx说那个是乌梅。平时总在超市里买那种和话梅一样袋装的腌制过的乌梅,见到本尊居然不知道是啥。于是一路上心心念,回到住处时间还不算玩,拉着xm和fw夜游乌镇,买乌梅吃。似乎过了出产时节,买到的乌梅被jx说有点小,不过绝对好吃,甜的不腻,水分饱满,为大脑补充糖分的绝佳圣品。这个时间新华路上游人不多,但大部分商铺还开着。闲逛着发现了矛盾故居,再往旁边路牌一看,原来就是东栅的入口,不过晚上已经关门了。继续往北走,fw找到一家重庆酸辣粉,要进去嗦碗米粉。我跟xm继续闲逛,试图找找特色小吃,结果也都是普通烧烤面馆之类。乌镇已经被商业化了,像我们这种只打算待一两天的游人,接触到的当然都是景点区都有的。回到住处,jx老婆已经睡了,玩了一天也是累了。到了今年春节,我们5327就有下一代降生,想想时间过得真快,很奇妙的感觉。jx过来我们房间继续谝,像回到学生时代宿舍夜谭。几个人商量第二天不去东栅,就在南栅北栅逛。西栅不能说失望,但跟想象的感觉不一样,房东阿姨说东栅就一条街,估计游人不会少,感觉不对不去也罢,不如随便乱逛。

第二天早上意料之中下雨,雨还不小。房东阿姨送来了早点,真的超热情。有豆浆、油条,还有一种又没见过的类似年糕夹心肉馅的东西,两个吃完还挺撑。按计划退了房子,把包寄存在房东这儿,出门去找北栅。可是没走几步,前面就不见jx和他老婆了,这家伙简直失踪专业户。我们三沿着常丰街一直往北,雨淅淅沥沥地下不停,打着伞走在老木楼之间,虽然没有看到油纸伞和青石路,但好歹这景致会告诉我这里不是景区,而是普通人家生活的地方,普通但一定会与别处不同。这种小巷子总是让我想起家里,记得小时候大部分巷子两边人家都是简单的平房或者老式的两层的木门砖墙楼,后来尤其是上大学开始,很多都拆了盖起来现代样子的楼房。城市建设发展太迅速,小时候对某条街巷映像深刻,现在再去会觉得走错了地方。

左拐去买鱼桥,有家乌镇工人俱乐部,一楼是间台球厅,满满都是小时候家里老城区和东关的样子。

歪打正着,从买鱼桥上过河就看到北栅路牌。北栅基本上全被这堵白墙给围着,里面的房子看着相当老旧,乌镇已经计划开发南北栅,这些老旧房子肯定是被下手的对象。如果没猜错,在旅游热之前,其实乌镇本就是个江南经济欠发达的镇子,但是文化底蕴身后,又是景致独特的水乡,旅游业就成了当地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从南北栅还保留着的民宿,以及西栅从2007年才开始开发,就能看出来。

一直往北走,走到居民区,两侧都是原生态的民居,房子靠水而建,或屋后开门就见河,或门前就在河边瓦檐下。这里的生活也保持着固有的节奏,老式的有着很大白色座椅的理发店,像供销社一样的日杂店,还有随处可见的民居内摆的茶馆。

民居去走过有座大桥,桥下是海事局,这里依然有航运。走到这发现一件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儿。早前走到河边就觉得河水不是很干净,现在眼前的场面是桥下河里有一道拦截坝,使上游满河面的水葫芦不至于留到下游景区去。自此美丽的江南水乡就完全在想象中了。不知道会不会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

往回走,从民居区一座被封了感觉要垮了的老桥过了河对面。从河对面角度看北栅,真的是枕水而居。雨停了,但空气中依然氤氲水汽,天色朦朦,小河流水人家,一幅水墨画。

这么好的风景相机停不下来,xm成了我的模特。这时候jx来电话,说在买鱼桥等着。汇合后去吃饭,雨开始大起来,饭馆的瓦檐上挂下来一道道水线。

本来计划坐公交去高铁站,就提前四个小时出发。到了公交站等待的人排满了售票亭,果断决定继续包车。司机小哥跟我们年龄相仿,一路上看我们聊也插进来谝。说在乌镇摇一摇找妹子,说他朋友二十岁娃都有了,想着小哥你真实老司机啊。

到了高铁站,问题来了,还有三个多小时,怎么过。于是继续发扬没有乐子,就瞎逛的作风,jx老婆不方便走动在候车亭看包,我们四个出去找手机地图上看到的一条河。风吹着,毛毛雨飘着,二十分钟每用就到了河边,然后边谝边就走到四排别墅旁边的菜地里,站在铁路下猜来往的高铁是进站还是过路。这特么太无聊了,但就是自由自在。fw老板发邮件布置任务,要是知道fw现在跟我们看火车,回去估计得收了他的膝盖。沿着路边往前走到某处,折返往回走,随意说段子聊以前的事儿互相作贱,就这么消磨时间。xm目光独到发现路边连续排列的几根电线杆上写着「猪」「傻子」「疯子」等称号,原来还有人比我们更无聊。

磨蹭了一个多小时回到车站,又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上车要回上海了。到了虹桥站先和jx两口子告别,转地铁时fw不同路,xm顺路送我到上海站。两人继续德克士,期间xm得知一个伤心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安慰好,不过jx嫂子应该有办法。到点我进站,xm去地铁,十一出来玩的行程只剩下一晚上返程的火车了。火车上也挺有意思,卧铺代二等座,于是一个包厢里几个人一商量,就到上铺睡了。本来要痛苦地坐一宿,没想到一觉睡回来了。

来来回回五天,今年总算出去玩了一趟,见到了老友,去了一直想去的江南水乡,虽有遗憾但也开心自在。叨叨这么多为此记录。

本文作者:tsingk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