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3
日记本
00

看完这部纪录片,恍然大悟,原来吃糖真的会上瘾。

导演组建了一个团队,主要有医生和食品学家,然后拿自己做实验,连续两个月每天只吃相当于40勺糖的食物,并记录下自己的身体变化。总结了下大概有以下几个结论:

  1. 相同热量不同来源的食物,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实验中导演每天吃下的40勺所糖进入人体后所产生的热量与实验之前所进食的热量差不多,但60天过后体重增高,肝脏脂肪堆积且功能下降。实验结束后导演的食谱换成有脂蛋白和新鲜蔬菜,身体重新回复健康。这说明仅以热量来衡量食物对人体作用是不科学的,事实上强调热量的作用而忽略其他,却是食品厂商的重要营销手段。
  2. 糖分摄入会损害肝脏。蔗糖是食品中最普遍的糖类。蔗糖进入人体,分解为50%的葡萄糖和50%的果糖。葡萄糖可在肝脏就转化为能量,而果糖无法被肝脏处理而进入血液,进而胰岛素被分泌以储存糖分,过量糖分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肝脏和身体别处。而血液中胰岛素含量高的时候细胞就不会燃烧脂肪作为能量来源,进一步加剧脂肪堆积。如果形成脂肪肝,不加控制就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3. 糖会使人产生上瘾症状,使情绪不稳定。看到甜食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催促吃下去。当吃下去的糖分进入大脑,令人兴奋的化学物质会分泌,感觉就像毒品和性爱。但兴奋的感觉不会持续多久,于是情绪低落之后又会产生吃甜食的欲望。
  4. 关于糖对人体的影响的科学研究,食品厂商肯定是会制造舆论倾向的。可以想象成这种情况,某个科学家的研究课题是糖对人体没有明显副作用,食品厂商发现了这个课题,于是予以资助。这么一来,科学家的研究是完全自主的,食品厂商也没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最终的研究结果若成立,商人们肯定会宣传,反之则不予理会,这样就能左右大众对糖的舆论。记者如果调查,也就找不到科学家跟食品商勾结的证据。
  5. 导演只以自己做实验,没有其他平行实验样本,所以还不能充分证明「糖有害健康」这个结论。但平时吃糖也不少,导演在实验中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吃糖后很有满足感这些症状尽然也都有,所以还是打算减少糖的摄入量。

本文作者:tsingk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